新闻头条

读书节|悦享读书,同心战“疫”——读书“愈”心成果展示
作者: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
时间: 2022-06-12    阅读:

回归阅读,关注内心,阅读心理图书,解决心理问题。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素质,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心理协会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前后,开展悦享读书,同心战“疫”——读书“愈”心交流活动

活动期间,我们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记录下来,在和他人的分享中成长。

活动结束后,由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心理协会、心理委员代表对同学们的读书感悟进行评选,现公布获奖名单及部分作品内容:

一等奖

化202-4班 张玉《自卑与超越》

二等奖

应191-4班 葛子瑜《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应201-1班 何施琪《边城》

三等奖

应191-4班 盖哲旭《解忧杂货店》

应211-3班 盛维锋《为何家会伤人》

应211-2班 刘艳芮《那些否定的曾经其实很精彩》

感悟作品展示

打破自卑,超越自我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202-4班 张玉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著名“自卑情节之父”阿德勒的作品,作者通过打破自卑与超越的屏障,让读者找到超越自卑的答案。我之前一直认为读心理学方面的书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因为这不仅考验理解能力,还考验耐力。但初次看到这本书时,它的书名吸引了我,让我十分有兴趣去阅读,从而克服自卑战胜自己。

本书总体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从作者自身经历出发,讲述如何克服自卑,进而总结出生命的意义。

自卑虽看似与超越相悖,但实际却与超越最为接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人他们的生活仿佛一直充满阳光,这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自卑情绪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自卑本身并不是坏的,只是每个人对待自卑的态度不同。心理脆弱的人会成全自卑并成为自卑的俘虏,而心理强大的人会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动力,从而获得成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努力闪闪发光呢?

通过阅读《自卑与超越》,我知道了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要学会克服焦虑、颓丧的心态,找到自己的初心,重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自卑便被超越了。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191-4班 葛子瑜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道说:是人间;佛说:是六道之一;上帝说: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是存在;历史说:是时间的累积……带着这个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作者走入了精神病人的世界。

他们说要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四维虫子》篇里那个十七岁的少年,用量子物理和科学证明,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生命的尽头》篇里那位女老师认为聚在一起就是生命,是“松散的生命”;《真正的世界》篇则告诉我们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看天,用云的眼睛看云;《角度问题》篇说我们习惯了身边的事物,很多东西都被忽视掉了,但孩子们会好奇,会刨根问底,希望我们也可以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他们说爱很重要。《三只小猪》篇的人格分裂患者由于儿童时期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分裂出了三个人格互相扶持。《永不停息的心脏》篇里的生物学家在陷入了精神分裂当中时,是妻子孩子的不放弃,让他能够坚持服药并保持清醒。《永远,永远》篇的阿姨沉浸在自己构想的老伴还活着的世界里,那份互相扶持的真挚感情令人动容。

他们说要追寻自己的理想。《一个世界》篇里的那个中年男人不为功利,潜心钻研玛雅文明,使作者不禁反思自己是否有深入了解过自己喜欢的东西;《人间五十年》篇里能“预测未来”的中年女性说:“我不愿为了完成活着而活着,我愿为了梦想而活。”

书中每一位精神病人都拥有不同的世界,他们或偏执、或极端,却又有着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与人沟通,没有人能理解他们,最终他们将自己彻底封锁,完全陷入了自己构想的世界中。

当我们内心紧张焦虑并产生不适时,一定不要像书中的人一样封闭自己。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可以去感受世间的爱,可以坚定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当我们意识到他人可能陷入消极的情绪时,要施以援手。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关爱他人的心理健康,学会相关的调节方法,多与同学、父母、老师沟通,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帮助。

 

 

分享《边城》感悟

201-1班 何施琪

,时长03:22

 

 

总有一些东西无法超越

——读《解忧杂货店》有感

191-4班 盖哲旭

记得第一次看《解忧杂货店》大概是初中,这讲述了五个凄美的故事,深入我的心,但是我今天想从不同角度写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解忧杂货店》店长浪矢说过:“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是店主经营杂货店多年说出的感慨。平淡美满的生活总是令人向往,但生活的巨轮往往不会顺利地走完旅途,正如书中的五个寄信人,他们每个人都站在自己人生的岔路口,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每个人都曾迷茫,都曾不知如何前行。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他们的又一次新生,也引发了读故事的我们的思考。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深知自己的命运,甚至潜意识都知晓自己下一步的走向,明白自己困惑在何处。面对问题,面对人生的选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你不经意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我们做出选择,必将获得一些东西,也会失去一些东西,当失去与获得的天平左右摆动时,我们要如何抉择。我们放弃的或许是我们热爱的,但我们最终用放弃换得成长。也许写信只是一种媒介而已,我们只是想从别人的嘴里听到自己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如果来信不是那个潜意识里的答案,我们或许会继续追问,继续来信……

在人生的岔路口,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放弃什么,只是放弃自己“舒适圈”这个过程很难。罗曼·罗兰说:“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所以,我们要用力地、热烈地生活,去勇敢地做出选择,勇敢地面对成长,我们终将逝去,我们亦终将新生。

 

 

读《为何家会伤人》有感

211-3班 盛维锋

这是一本偏理论的书,这也是我第一次写关于这类书籍的读后感,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新奇的挑战。整本书并没有大肆铺陈拗口的、奇奇怪怪的心理名词,相反作者通过简单的、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帮助我们明确问题、化解问题,对生活中中国式家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归因于“家”这一重要原因,紧扣本书主题“家为何会伤人”,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家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有些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有些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越长大越会发现,所谓童年阴影,无处不在。童年被这样那样有心无意地对待,其带来的创伤,形成的个性和习惯,在未来的岁月里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但我们这一生也在成长、也在学习。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为自己以前的一些行为找到了原因,我会去面对、去改正。我了解了我们中国式家庭总是美化溺爱,但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过度的爱是无节制、放纵的爱,有时甚至是牺牲父母成全孩子的爱,但过度的爱如果是真爱,是让你成为你自己的爱,那么再多也不会过度,也不会造成孩子的自我无限膨胀;我还了解了我们总会被周围的声音所影响,就像语文老师夸你作文写得好、数学老师在讲课时多照顾了你一下,你便更努力学这些科目,来证明自己确实如老师所说,但是如果物理老师说你没做对这道滑轮题,却夸你的同桌很聪明,你便不愿继续努力......你看你那么容易被影响,你喜欢这门科目只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地喜欢去探索这门科目,这或许看来是个性问题,但其实深入探究这是因为童年时父母“无形无质”的爱缺乏所导致,导致我们要通过“爱的载体”来证明爱。

事情确实很复杂,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当我们知道了有些潜在影响和创伤是可以通过成长过程中的实践和反思来不断解决的时候,我们便可以用具体的、可行的行动来改变。知根知因,才能一步一步变得更好。

治愈童年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治愈,希望我们都能在长大的途中遇到一本好书,一个好人,去帮助自己、引领自己、成就自己!

 

 

读《那些否定的曾经其实很精彩》有感

211-2班 刘艳芮

这是一本完形与疗愈心理学书籍,心理学泰斗、完形疗法宗师埃文·波斯特从现实中洞见了心理疗愈的能力与潜力。他说:“我们要经常检视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悬念,学会用它们创造出精彩纷呈的成长故事。”故事,被波斯特定位成人类获得新生的基本工具。他在书中以大量实例,教会我们解决事情的方法。

一位哲学家说过:“承载和超越中,我们学会了生命的宽容;梦想和现实中,我们体验了人生的意义。”书中处处透露出洞悉一切的睿智,它化繁为简,直指根本,跨越各种心理困扰的表象,为我们提供一套实用工具,引导我们过上崭新、阳光而有趣的生活,那些被否定的曾经其实很精彩。


读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充沛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还是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本次阅读活动让同学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下来,为自己做了一次心灵spa,在读书中提高心理自愈能力。《罗马假日》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你可以旅行或读书,但是你的身体或者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同学们,读书吧,运动吧,行动起来吧,让生活忙碌,让灵魂充实!

Baidu
sogou